绍兴,离“万亿之城”还有多远?
小透明城市,也支棱起来了。
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万亿城市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处在金字塔顶端。26座万亿城市之外,还有一些城市经济实力处在腰部,但存在感不高,在舆论场上的声量偏小,这些城市也常常被称为小透明城市。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更是蕴藏着很多实力强劲却又异常低调的小透明城市。例如,浙江省内杭州、宁波双子星独领风骚,温州也常常占据话题头条。这三座城市之外,省内其实还有其他“低调有内涵”的城市。
绍兴西小路江南百景图
前不久,绍兴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正式公布。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绍兴GDP为38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居全省第1位。
在强调区域经济挑大梁的关键时期,绍兴表现为何如此亮眼?
低调的“小透明”
绍兴,古称会稽。东连宁波,南临台州、金华,西接杭州,自古便是浙江省内经济重镇。
在现代化进程中,绍兴的名气似乎不如杭州、宁波等城市响亮,但它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默默地在浙江省的经济版图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鲁迅笔下,绍兴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更盛产孔乙己喜爱的黄酒和茴香豆。绍兴不仅是黄酒的故乡,更是纺织业的重要基地。这里的纺织品远销海内外,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际上,作为传统江南经济重镇,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一直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凭借其深厚的产业积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绍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拿纺织业来说,绍兴的纺织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地位。绍兴的纺织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2023年,绍兴市拥有规上纺织企业1924家,从业人员达22万人,实现纺织规上工业产值2226.7亿元。下辖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每年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纺织品在此交易。《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中,绍兴市现代纺织产业集群也成功跻身全国百强。
另一方面,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绍兴也是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城市。
2023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1日,绍兴总财富超600万元的“富裕家庭”达53500户,排名全国第13位。今年发布的该报告绍兴排在内地城市第14位,绍兴的富裕家庭数量和财富总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远远超过了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此外,2023年绍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9707元,位列全国前十。这些都反映了绍兴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居民的财富积累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下很多消费者不敢花钱相比,绍兴人似乎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敢花钱、敢消费也成为拉动绍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上半年,绍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居浙江省第一。从增速上看,绍兴的社零可谓是遥遥领先,甚至超过了上海、北京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浙江老四的追赶之路
绍兴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一些历史因素也影响了绍兴的发展。1950年代,余姚、萧山和慈溪均属于绍兴。此后,萧山给了西边的杭州,余姚和慈溪给了东边的宁波。
实际上,真正对绍兴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当属于1959年萧山划归杭州,萧山面积1420平方公里,据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相关资料记载,1949年,绍兴地区人口为222.86万人,1952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萧山人口是60.1万人,若据此推算,1959年剥离时绍兴总人口减少了近30%。2023年末萧山区常住人口为214.0万人,经济总量2230.69亿元,绍兴为7791亿元。
在产业发展上,改革开放初期,绍兴的传统手工业主要为酿酒、织造、手工艺等。
在位于绍兴柯桥的绍兴诚邦高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在生产涤纶丝。
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为目标,近年来,绍兴一方面改造升级纺织、化工、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稳住经济基本盘;一方面“零起步”培育集成电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先后引进中芯国际、比亚迪等多个头部企业重大项目。
实际上,作为省内传统经济强市,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如何转型升级,赶超进位是摆在绍兴发展面前的一个难题。
绍兴市统计局官网上的一篇《绍兴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径研究》提到,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大批金融企业倒闭,中国制造业风声鹤唳,出口形势大变,绍兴经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绍兴市风光
该文章也同时指出,绍兴经济总量大,优势却主要集中在纺织、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重失衡。大多产业居于价值链含金量最低的制造环节,如“来样加工”“贴牌产品”,付出了资源、能源、环境、人力,产品质量也过硬,但缺少“头脑”和“心脏”。新兴产业起步迟、规模小、层次低,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建立,企业向价值链两段延伸的意识和能力较为缺乏。
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绍兴的经济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8.0%、7.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分别为49.3%、12.9%、28.6%。
拿集成电路产业来说,作为以纺织产业见长的绍兴,硬生生从一片空白,成长为备受业界关注的“芯”高地。截至目前,几乎“零起步”的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当前产值已超600亿元,目前已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120余家。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绍兴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之一,首次被写入国家战略。此外,绍兴科创走廊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绍兴也在积极推进区域联动。作为夹在杭州和宁波两大城市之间的“金扁担”,绍兴正加码“左右逢源”,通过深度融入杭甬,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2018年,绍兴就印发《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绍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构建“融杭联甬接沪”区域发展格局。今年3月,绍兴又首次出台《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展现“融杭”的积极姿态。
2023年,绍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7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上半年7.0%,居全省第1位。
从默默无闻的城市,到经济增长明星。绍兴经历了转型阵痛,新兴产业逐步构筑起扎实的基本盘。这也让绍兴有底气喊出“2026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经济增长目标。
这些腰部城市在集体崛起
长三角地区经济很强,9个GDP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是全国“万亿之城”最多的区域。
殊不知,除了万亿城市迎来全国外,还有一众像绍兴这也的腰部城市正在崛起。
绍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7%,位列浙江第一。
比如,徐州、温州2023年GDP均在9000亿元左右,有望在未来几年迈入“万亿之城”。绍兴、扬州、盐城、嘉兴等城市也立下“军令状”,明确提出突破万亿的时间表。
正如上文所说,绍兴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步培育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增长动能强劲。
2022年2月,绍兴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式上提出:未来五年,绍兴将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这也是绍兴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吹响剑指万亿GDP的冲锋号角。
在长三角地区,GDP在7000亿量级的还有扬州、盐城等城市。2023年扬州GDP为7423.26 亿元,盐城也达到了7403.9亿元。
去年9月,扬州召开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今年年初,盐城市委书记周斌1月15日在政协盐城市九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表示,力争用3到5年时间迈入“万亿之城”。
此外,对于浙江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的嘉兴来说,2023年也如愿突破7000亿元,达到了7062.45亿元。在此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嘉兴定下2025年GDP迈向万亿级、5年内实现翻番的“超前”目标。
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在万亿城市后备军腰部城市中,绍兴无论是体量,还是增速都要领先扬州、盐城和嘉兴等城市,是徐州和温州之后最具实力的城市。
需要指出的,跟其他地区城市不一样的是,长三角腰部城市各自产业特点也不太一样。比如,靠近上海的嘉兴早早与上海深度“绑定”,主动接受上海辐射。上海汽车工业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很多都转移到了嘉兴的平湖。
而扬州则是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比如,涤纶即聚酯纤维产量占我国化学纤维产量的80%以上。
长三角地区的这些腰部城市通过各自的优势产业和创新驱动,正在集体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这些城市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它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迈入“万亿之城”的行列,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作者:特约研究员 秋池
来源:微信公众号“ 江南智造总局”
原标题《增速第一,这座城不甘当“小透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