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走过20年,10位“资深”亲历者,他们或从策展、组织的角度,或从书展的变迁,或从与读者的互动等角度,回忆美好岁月,更好砥砺前行。(十篇文章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8月9日)
我与上海书展的故事|关于上海书展的一些零星记忆
■胡国强(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
上海书展从2004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举办20届,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期间,曾参与前几届书展的组织筹备,留下了一些零星记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传统的出版社管出版、新华书店负责征订和包销的图书发行模式已走到尽头。上海图书发行开始从两个方向寻求突破。一是相关行业组织和媒体策划举办了一些规模不等的书展,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在图书和读者之间架起桥梁。影响较大的有1986年3月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首届文汇书展,开幕那天气温在零度左右,寒风里读者排长队等候入场,场面壮观。时任市长江泽民参观文汇书展后题词:建设精神文明 振兴四化大业。二是一些出版社尝试自办发行,较有代表性的是1987年举办的沪版图书订货会。但随着图书市场发展,单纯的订货会已不能满足各方需求,加上受地域限制,也难以产生全国影响。2002年6月,沪版图书订货会易名上海图书交易会,向长三角和其他省份出版社开放。2003年8月,第二届上海图书交易会成功举办,成为“非典”后在全国有影响的书业盛会。只是沪版图书订货会和上海图书交易会都不向读者开放,文化影响力有限。在第一届上海图书交易会举办时有专家建议,以后可在场外同时举办一些面向大众的读书活动,使交易会成为公众的文化节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书展开始登场。
2004年春夏之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和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巡视员顾行伟几次碰头,商量举办上海书展。宋超提出,上海可以像香港那样举办书展,由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他说,从图书交易会到书展,让读者取代出版商成为参与主体,是一个大的转变。要精心组织各类书展活动,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吸引市民参与。这些想法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的肯定。从这一年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出版局每年补贴上海书展100万元。市委宣传部安排上海主要媒体为上海书展提供公益广告。按照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要求,我们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统筹媒体宣传。
2004年7月28日上午,首届上海书展暨上海读书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因为准备工作充分,首届上海书展面向全国的招商活动非常成功,24个省份一批有影响的出版单位和上海40家出版单位、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及本地的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参展。由上海图书馆邀请全国图书馆组成的团购队伍成为大买家,另有全国1000余家省市书店前来采购、洽谈。和往届图书交易会不同,2004上海书展首次向市民开放零售,还举办了进口图书及印刷设备、书籍装帧艺术、经典版本展示等,推出了书业发展研讨、图书评选、新书发布、作者见面会、签名售书等1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了一个写书人、出书人、卖书人和读书人深入交流的平台,参展人数超过了20万。
转眼到了2005年,第二届上海书展开始筹备了。由于有第一届的实战经验,各项准备工作更加仔细周全。2005上海书展计划举办9天,8月6日晚开幕。但天有不测风云。8月3日还是晴到多云,4日就开始转阴。这天下午,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打来电话,说气象预报8月6日晚很可能有雨,原定在室外举行的开幕式要调整。我们向宋超报告后很快确定了调整方案。5日上午,我和顾行伟通了一上午电话,讨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6日一早,我和市防汛指挥部及气象台联系,他们肯定地告诉我,“麦莎”台风下午可能正面袭击上海。这天下午,我再次来到上海展览中心,与顾行伟等商量书展开幕式的具体细节,观看了开幕式演出的彩排。傍晚,书展办公室的同志买来汉堡,我们吃了一个汉堡就分头去迎接领导和嘉宾。晚7时半,书展开幕式在风雨交加中如期举行,地点由原先的喷水池广场改到友谊会堂。虽然风急雨狂,但从下午1时开始到5时,不少市民全家出动,冒雨赶来,排队等待入场,据统计,这天入场读者达1.8万人次。
回顾前两届上海书展的组织筹备工作,不禁让人感慨。做成一件事,要有一个好的理念和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执行力。从上海图书交易会到上海书展,让读者取代出版商成为参与主体,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把这个理念付诸实施,需要一个得力的团队。参与2004年、2005年上海书展组织筹备工作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书展办公室的中坚力量,他们十几年的坚持与付出,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